欢迎来到赛奥维度官方网站!

行业资讯

contact us

联系我们

首页 > 技术文章 > 小动物多模态成像系统光声与超声协同提升活体研究
小动物多模态成像系统光声与超声协同提升活体研究
编辑 :

赛奥维度

时间 : 2025-07-02 11:24 浏览量 : 3

小动物多模态成像系统中,光声与超声的协同作用通过融合光学对比度与超声穿透性,显著提升了活体研究的深度、分辨率和功能信息获取能力,为肿瘤、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研究提供了高灵敏度、实时动态的成像解决方案。 以下从技术原理、协同优势、应用场景及发展趋势四个方面展开分析:


一、技术原理:光声与超声的互补性

1.光声成像(PAI)

原理:利用脉冲激光照射生物组织,组织吸收光能后产生热弹性膨胀,发射超声波。通过检测超声波信号,重建组织的光吸收分布图像。

优势:

高对比度:可区分不同组织成分(如血红蛋白、脂质、黑色素),尤其适用于血管成像和肿瘤检测。

功能成像能力:通过多波长激光,可定量测量血氧饱和度、血流速度等生理参数。

深层成像潜力:近红外光(如1064nm)穿透深度可达数厘米,适用于小动物全身成像。

2.超声成像(USI)

原理:利用超声波在组织中的反射和散射信号,构建解剖结构图像。

优势:

高分辨率:高频超声探头(如40-70MHz)可实现微米级分辨率,清晰显示组织微观结构。

实时动态成像:帧率可达数百帧/秒,适用于心脏、血管等运动器官的实时监测。

无辐射安全性:适合长期活体研究,减少对小动物的生物损伤。


二、光声与超声的协同优势

1.解剖与功能的双重融合

超声提供高分辨率解剖结构(如器官轮廓、血管形态),光声补充功能信息(如肿瘤血供、代谢状态),实现“结构-功能”一体化成像。

案例:在肿瘤研究中,超声可定位肿瘤位置,光声可评估肿瘤血管新生和血氧水平,为抗血管生成治疗提供疗效监测。

2.穿透深度与分辨率的平衡

超声穿透深度受频率限制(高频探头分辨率高但穿透浅,低频探头穿透深但分辨率低),而光声通过选择不同波长激光,可在穿透深度和分辨率间灵活调整。

协同策略:

浅层高分辨率成像:使用高频超声探头(如70MHz)结合532nm激光,实现皮肤、眼球等浅层组织的高清成像。

深层功能成像:使用低频超声探头(如18MHz)结合1064nm激光,穿透颅骨或胸壁,观察脑肿瘤或心脏血氧变化。

3.多参数动态监测

光声与超声可同步采集数据,实现多参数(如血流速度、血氧饱和度、组织弹性)的动态监测。

应用场景:

心血管研究:超声测量心室壁运动,光声监测心肌血氧变化,评估心肌缺血程度。

神经系统研究:超声引导光声成像,实时观察脑肿瘤周围血管新生和血脑屏障破坏。


三、典型应用场景

1.肿瘤研究

早期诊断:光声检测肿瘤特异性信号(如葡萄糖代谢异常),超声定位肿瘤位置,提高早期肿瘤检出率。

疗效评估:光声监测肿瘤血氧和血流变化,超声评估肿瘤体积变化,为化疗/放疗提供实时反馈。

2.心血管疾病评估

高血压研究:光声测量血管内血氧变化,超声评估血管壁弹性,揭示高血压对微循环的影响。

心肌梗死监测:超声实时观察心室功能,光声检测心肌缺血区域,指导再灌注治疗。

3.神经系统研究

脑肿瘤手术导航:超声提供脑组织解剖结构,光声实时监测肿瘤切除边缘的血氧变化,减少正常脑组织损伤。

癫痫研究:光声观察癫痫发作时脑血流动力学变化,超声评估脑电活动与血流的耦合关系。


四、发展趋势与挑战

1.技术融合创新

光声超声双模态探头:开发集成光声发射和超声接收的共焦探头,提高成像同步性和信噪比。

人工智能辅助分析:利用深度学习算法,自动识别光声超声图像中的病变特征,提升诊断效率。

2.临床转化挑战

成像速度优化:当前光声成像速度受限于激光重复频率,需开发高速激光源以满足实时动态成像需求。

多模态数据融合:建立统一的光声超声图像配准算法,解决不同模态图像间的空间失配问题。

3.新兴应用领域

药物研发:光声监测药物在肿瘤组织中的分布和代谢,超声评估药物对器官功能的长期影响。

再生医学:光声观察干细胞移植后的血管新生,超声评估组织修复程度,为组织工程提供实时反馈。

cache
Processed in 0.012913 Secon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