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赛奥维度官方网站!

行业资讯

contact us

联系我们

首页 > 技术文章 > 细胞自动培养设备Cellspace-3D
细胞自动培养设备Cellspace-3D
编辑 :

赛奥维度

时间 : 2025-10-20 12:29 浏览量 : 2

Cellspace-3D 是一款集微重力与超重力模拟、三维细胞培养及自动化控制于一体的创新型设备,专为模拟太空及体内复杂环境设计,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、药物开发、组织工程等领域。以下从技术原理、核心功能、应用场景及选购策略四方面展开解析:


一、技术原理:模拟重力,重构细胞生长维度

1.微重力模拟技术

旋转壁容器(RWV):通过水平旋转培养室,使细胞悬浮于培养基中,抵消重力沉降,形成近似“自由落体”的微重力环境。细胞呈均匀三维聚集状态,直径可达500μm,更接近体内组织结构。

随机定位仪(RPM):采用多轴随机旋转分散重力影响,有效重力<0.01g,适合短期实验(如细胞信号传导研究)。

低剪切力设计:层流优化与低速旋转(<10 rpm)减少机械应力,保护细胞膜及细胞间连接,促进细胞自发聚集形成类器官或球状体。

2.超重力模拟技术

离心加速:通过高速旋转产生径向加速度(1-1000g),模拟高过载环境(如航天器发射、深海压力)。可编程控制加速度曲线,支持瞬态冲击(如爆炸冲击波)与稳态超重力研究。

多孔离心盘:实现空间重力场分布,研究细胞在径向重力梯度中的响应差异。


二、核心功能:智能化控制,满足多元需求

1.精准环境调控

支持转速、温度、湿度、气体浓度(CO₂、O₂)等参数的精确调控,部分型号配备重力传感器,实时显示重力曲线变化及各轴重力值。

嵌入式显微镜可实时观察细胞形态(如肌管退化、细胞骨架重排),集成拉曼光谱(代谢物分析)与电阻抗传感(细胞密度),实现培养过程闭环控制。

2.自动化与远程操作

10.1英寸电容触摸屏提供直观操作界面,符合GMP标准,自动记录全部操作记录。

控制系统内集成远程操控程序,可通过PC、平板或手机实现远程查看/修改数据、监控主机状态,防止频繁进入细胞间带来的污染风险。

3.模块化设计

提供多种夹持模块(如T25培养瓶夹持模块可夹持16个培养瓶,T12.5培养瓶夹持模块可夹持20个培养瓶),支持矩阵式反应器夹具(BV球形反应器,包含9×2个5ml反应容器及1300ml反应容器),满足不同实验规模需求。

培养容器采用实验室常规通用培养瓶,无需专用特殊耗材,降低实验成本。


三、应用场景: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

1.生物医学研究

细胞行为研究:探究细胞在微重力/超重力条件下的形态、增殖、分化、基因表达变化,揭示重力对细胞骨架重排、基因表达调控的直接影响。

疾病机制研究:模拟肿瘤微环境(低氧、高乳酸)与微重力协同作用,研究癌细胞转移机制;模拟脑脊液循环异常,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β蛋白聚集动力学。

2.药物开发与毒性测试

药物筛选:微重力培养的肿瘤球体具有坏死核心与增殖外层,更接近实体瘤异质性。例如,乳腺癌模型中,微重力环境下肿瘤细胞对药物的耐药性提升3倍,与上皮-间质转化(EMT)标志物表达上调相关。

药代动力学研究:追踪药物在3D模型中的分布、代谢及排泄过程,优化给药方案。例如,在3D肿瘤球体中测试PD-1抑制剂疗效,发现其渗透深度与患者响应率正相关。

3.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

骨与软骨修复:微重力培养的软骨细胞分泌的Ⅱ型胶原与糖胺聚糖(GAG)含量是二维培养的2倍,更适合软骨缺损修复;超重力加速骨细胞矿化过程,缩短骨组织工程周期。

神经与心肌修复: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,构建功能性神经组织;培养的心肌细胞可形成具有收缩功能的心肌组织,用于心肌梗死修复。

4.太空生物学研究

模拟太空微重力环境,研究细胞在太空中的生长、繁殖及相互作用机制,为长期太空任务中的生命保障和医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。例如,国际空间站(ISS)利用RWV培养发现,微重力环境下HEK293细胞腺病毒产量提升5倍,杂质蛋白含量降低80%。


四、选购策略:根据需求匹配设备

1.重力范围:确认是否需要覆盖微重力(10⁻⁶g至1g)与超重力(1-1000g)全谱段。

2.培养模式:根据实验需求选择2D贴壁培养、3D水凝胶支架或微流控芯片灌注。

3.监测需求:是否需要实时显微成像、代谢物传感器或电生理记录。

4.预算与维护:年度维护费用约设备原价的5-10%,包括电机校准、密封圈更换及软件升级。

cache
Processed in 0.004931 Second.